落叶或常绿,法桐或灌木,稀藤本或草本。单叶对生,稀互生或轮生,通常全缘,多无托叶。花两性,稀单性,组成圆锥、聚伞、伞房、伞形及头状花序,等简与子房合生,花弯上部3-5裂或不裂;花辩3-5或缺;法桐雄蕊与花辩同数并互生,法桐着生于内生花盘的基部,花丝短;于房下位,2-4室,每室具1倒生胚珠。多为核果,少数为浆果状核果,稀为由核果组成的头状肉质聚花果;种子具胚乳。
分布于北温带、亚热带至热带高山地区。我国9屑60多种,除新城外,广布于各地。
落叶法桐或灌木,稀常绿。芽鳞2,先端尖锐。枝叶常被丁字毛。单叶对生,稀互生,全线。花两性,组成顶生的聚伞花序,花序下无叶状总苞片s花勋致,花小,白色s子房下位,2室。核果。
约42种,分布于北温带。我国25种,分布于南北各地,以西南地区居多。
形态特征:范叶法桐,高达20m。树皮暗灰色,平滑,老时浅纵裂。小技紫红色,无毛。叶互生,常集生于枝梢,卵状椭圆形至广椭圆形,长6-13ln,侧脉6-9对,叶面深绿色,叶背灰绿色,被丁字形毛。顶生伞房状聚伞花序,花小,白色。核果球形,径6-7Mn,成熟时由紫红色转变为蓝黑色(图7-316)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0月。
地理分布:主产于长江流城及西南各省(区),北达东北南部,南至两广及台湾。朝鲜、日本也有分布。
主要习性:法桐喜光,稍耐阴;喜温暖。